加快城市化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日前,有学者概括出我国城市建设的“十大败笔”, 从中可以看出一些我国城市建设哲学思想的欠缺:
(1)摧残旧城:一哄而起的旧城改造其收获却是对古建筑永难修复的破坏。矗立了80多年的济南标志性建筑——具有典型日耳曼风格、可与近代欧洲火车站媲美的济南老火车站被拆除;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千年古城墙一夜惨遭摧毁……
(2)疯狂克隆:中国城市越来越相像, 所有高楼和商业街都挤在市中心,一样的港式、欧风、新加坡模式的中不中、洋不洋、今不今、古不古的建筑……
(3)胡乱“标志” :以最新最高最现代的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新建筑之后还有更新的、规模更大、楼层更高、造价更贵的,因而标志性建筑也总在易帜。
(4)攀高比傻:你建世纪大厦,我建摩天高楼。高楼大厦成了中国城市现代化的代名词。
(5)盲目国际化:不少城市都在为扩大市区人口规模不懈“努力”着,几百万上千万市民在他们眼里成了国际大都市的指标。
(6)窒息环境:新的建设高潮在有限的旧城区内无休止地要面积,欲望的扩张和对金钱的渴望窒息了建筑艺术。满眼的广告牌充斥着人们的视野。
(7)乱抢风头:美从来就是一种整体的和谐。今天中国的建筑却只考虑个体如何出奇制胜——只管自己,不管别人,更不谈后来人,构成城市形体的建筑像时装表演,各显神通。
(8)永远塞车:中国大城市市区机动车平均车速已从80年代的20公里左右下降到目前的12公里。
(9)“假古董”当道:近年来全国弥漫着一股人造景观热,“世界公园”、“民族园”、“老北京”、“三国城”、“水浒城”之类的东西堆砌不出真正的文化来。
(10)跟人较劲:开发商们建造了大批没有花园的“花园别墅”,密不透风的混凝土森林的“都市广场”。你建“花园”,我建“广场”,他建“皇宫”, 看上去面光光、住进去心慌慌……
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我国城市建设哲学思想的欠缺”。
材料一: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此时此刻,我们距离“中国梦”的目标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国梦”的信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坚定。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是需要依靠人民群众,越是要立足实际、脚踏实地。在新的征程上,无论经历什么样的考验,我们都应当始终保持“中国信心”。
材料二: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就是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梦寐以求、为之奋斗的一个目标、一个理想。人民是实现中国梦最主要、最直接的受益者。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一道构成了中国梦的内涵。实际上中国梦就是为了造福人民。
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也是实现中国梦最主要、最直接的受益者”的正确性。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更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材料一: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资本的缺乏使许多国家奉行侧重鼓励出口政策,以积累外汇储备。然而,一旦对外贸易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该国经济发展受世界经济影响必须就会较大。
材料二: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我国十二五规划强调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定了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强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五个重大措施。同时,针对通胀压力,适时调整了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材料一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
(2)材料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材料一: 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 会议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材料二:数字解读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1)材料一体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是什么?
(2)材料二中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履行什么职能?除此职能外,政府还有哪些职能?
(3)结合材料二,分析新一届政府注重数字内容的原因。
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相继开幕。“两会”的召开激起了中学生强烈的参政热情。四川某校高一(18)班的同学们以《中学生与网络参政》为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材料一食品安全事关千家万户。但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同学们对此非常关注。通过上网搜索,发现2012年发生了麦当劳过期产品加工出售、立顿茶叶禁用农药超标、修正药业“毒胶囊”事件、酒鬼酒塑化剂事件、速成鸡事件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学习委员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撰写了博客《维护食品安全——政府的责任》。
(1)请你在回帖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就政府如何抓好食品安全工作提出建议。
材料二班里的郭龙同学因为家中拆迁问题对当地政府的一些做法存在一些不满,准备在网上发帖对一些官员进行人身攻击。
(2)假如你是该班班长,老师请你找郭龙同学谈心,请列出你谈话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