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丁建清博士在世界植物园大会上曾指出,外来物种入侵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回答下面试题。外来物种离开原生长地,由于天敌减少,在适宜的生态和气候条件下疯狂生长,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导致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这说明:
| A.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 B.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之间,也存在于事物内部 |
| C.事物联系的条件不同,其引起联系的状态也不同 |
| D.有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有些事物之间不存在联系 |
外来物种的危害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必须杜绝外来物种的引进,保护本地生物物种 |
| B.必须承认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
| C.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就应无条件地吸收外来物种 |
| D.必须注意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创造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条件,限制不利条件 |
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生?为一次奉献而忍受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这段诗所包含的哲理是()
| A.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 | B.人的价值是永恒的 |
| C.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 D.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
“贪如火,不扑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从哲学上看,这警示我们
| A.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
| B.要注意量的积累,防微杜渐 |
| C.要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
| D.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惬意地飞来飞去,可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庄周。究竟是庄周做梦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为庄周?庄周认为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庄周之所以认为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是因为他不承认
| A.矛盾具有对立性 | B.联系具有普遍性 |
| C.物质具有可知性 | D.发展具有客观性 |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据此回答下题:该市政府的上述做法,主要是为了
| A.打造亲民政府的形象 |
| B.树立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 |
| C.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
| D.使人民群众获得实际利益 |
改革开放以来,依据宪法和法律,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完善、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下图中的空白处可以填写的选项:
①监察部 ②司法厅 ③权力机关的监督 ④人民政协的监督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