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前,人们已经证实了DNA分子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构成的长链,自然界中的DNA并不以单链形式存在,而是由两条链结合形成的。
材料二:在1949年到1951年期间,科学家 Chargaff 研究不同生物的DNA时发现,DNA分子中的嘧啶核苷酸的总数始终等于嘌呤核苷酸的总数;即A的总数等于T的总数,G的总数等于C的总数,但(A+T)与(G+C)的比值是不固定的。
材料三:根据R.Franklin 等人对DNA晶体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DNA分子由许多“亚单位”组成,而且每一层的间距为3.4埃,而且整个DNA分子长链的直径是恒定的。
以上科学研究成果为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奠定了基础。请分析回答:
(1)材料一表明DNA分子是由两条____________组成的,其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
(2)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总数始终等于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总数,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总数等于T的总数,G的总数等于C的总数,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与T的总数和G与C的总数的比值不固定,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R.Franklin 等人提出的DNA分子中的“亚单位”事实上是________;“亚单位”的间距都为3.4埃,而且DNA分子的直径是恒定的,这些特征表明______________。
(6)基于以上分析,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各对应碱基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并成功地构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 ]________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________,其水的来源为________(填字母),通过________(填字母和名称)结构转移。
(2)图乙中⑦内的液体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_;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的含量有关,③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
(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中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共穿过________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的[ ]________。
(12 分)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处理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甘薯还原糖含量(mg/g) |
22.1 |
23.3 |
25.8 |
37.6 |
40.5 |
47.4 |
54.7 |
68.9 |
45.3 |
28.6 |
(1)由表可见,温度为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苏丹III染液,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_。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④表示__________。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___个分子的水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_,该反应发生在细胞器中。
(3)图中表示R基的是____________,表示肽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10分)下图中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膜运输的速率。请根据图回答。
(1)心肌细胞吸收 O2、 K+的运输方式依次是图_______、_______(填序号)。图 b 出现 BC 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运输方式体现了生物膜是一种膜。
(2)与表皮细胞相比较,人心肌细胞中显著增多的细胞器结构是______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霉素,结果Ca2+吸收量显著减少,而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其可能的原因是。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 Ca2+、 K+、C6H12O6等物质吸收均受到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注:在[ ]中标填上序号)。
(1)此图表示___________细胞的模式图,因为此细胞具有[ ] __________而没有__________。
(2)如果该图是可以产生分泌蛋白的腺细胞,向该细胞内注射有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氨基酸,放射性同位素将在细胞器中出现,在细胞器中出现的顺序依次为[ ]_________、[ ]________及[ ]_______。在此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主要由[ ]______________提供。
(3)[ 6 ]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形成有关。
(4)此图若是蓝藻细胞,只应该有的细胞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