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表,回答1~4题。
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下列现代技术可以对沙尘暴和土地沙化现象进行监测的是
A.遥感技术 | B.地理信息系统 | C.全球定位技术 | D.数字地球 |
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
A.逐渐变慢 | B.逐渐加快 | C.变化不明显 | D.无法判断 |
导致强沙尘暴次数和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围湖造田 | 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
C.植树种草 | D.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
对防治该环境问题可行的措施有
①抽取地下水 ②生态移民 ③建设防护林体系 ④开采矿产资源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图10为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和纽约帝国大厦等美国摩天大楼图片,读图完成第23题。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 B.城市发展历史短暂 |
C.城市环保意识强烈 | D.城市规划不合理 |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是我国中部崛起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图8为中原城市群示意图。据此完成21-22题 下列关于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高速公路扩大了焦作市的服务范围 |
B.郑州市比洛阳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 |
C.平顶山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
D.图中显示的城市中地级市的数量最少 |
郑州与洛阳两城市服务范围的关系类似于图9中的
图7为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城市化第Ⅱ阶段,主要出现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
B.逆城市化现象 |
C.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
D.生物多样性增多 |
当前,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处于城市化第Ⅲ阶段的是
A.埃及 | B.中国 | C.英国 | D.印度 |
2011年夏季北京市连续遭受几次严重的城市内涝影响,阅读表3中提供的数据(北京市,单位mm),完成17~18题。表3
降水量 |
径流总量 |
地表径流 |
地下径流 |
蒸发量 |
|
市区 |
675.0 |
405 |
337 |
68 |
270 |
郊外平原区 |
644.5 |
267 |
96 |
171 |
377 |
城市建设导致了
A.市区蒸发量减少 | B.郊区径流总量减少 |
C.市区地下径流增加 | D.郊区降水量减少 |
要减轻内涝对北京市中心区的影响,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
B.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
C.扩大城市的规模 |
D.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
图为“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15~16题。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总人口增加 |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
D.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 |
影响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因素最主要是
A.位于市中心的位置 | B.交通通达度高 |
C.临近工业区 | D.位于住宅区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