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甲、乙、丙三个地区图”,读图回答。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对比分析甲乙区域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水稻
油菜、棉花等

春小麦、玉米
甜菜、大豆等

(2)从自然角度考虑,乙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图中甲区域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
(4)乙区域土壤为________,在干湿地区划分中,丙属于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4分)

(1)图中数码①表示     板块;数码②、③两处中,位于板块张裂地区的是    处。
(2)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与      板块和   板块碰撞有关。
(3)下列亚洲半岛中,不处于亚欧板块内的是()
A.印度半岛    B.中南半岛
C.朝鲜半岛    D.山东半岛
(4)在板块的张裂地区往往形成()
A.海沟      B.海岸山脉     C.岛弧      D.裂谷
(5)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区的原因是:
                                      

读下图,回答(共计12分)



H

(1)地震波的名称:E ,F
(2)不连续界面名称:A ,B
(3)圈层:C ,D ,H
(4)物质状态:C层是 ,D层是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为某月某日气压(单位百帕)形势分布图,左图为河套平原位置图。

材料二:广义的河套平原一般分为青铜峡至宁夏石嘴山之间的银川平原又称“西套”,和内蒙古部分的“东套”。这里历来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必争之地,也是我国古长城的博物馆。更神奇的是这里的长城走向和分布与400mm、300mm、2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1)说明该日河套平原的天气状况。
(2)据材料一指出该日我国大陆南北沿海航线中,航运安全隐患较大的航段,并简析原因。
(3)左图中与长城重合的Ⅰ线是________(mm)等降水量线,结合材料二简述二者在此重合的主要原因。
(4)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该区粮、油生产基地。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

表1


GDP(亿元)
(当年价格)
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实际利用外资额
(亿美元)
出口额
(亿美元)
1978
2.4
15.5
0.0
0.0
1992
58.5
48.3
1.3
1.2
2000
200.8
59.4
7.1
20.3
2008
1500.6
65.3
16.1
386.8

(1)指出 A地气候类型对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因素。
(2)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填写在表下的序号横线上)。
表2


鲁尔工业区
沪宁杭工业区
自然条件

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交通
内河航运、陆地、航空等运输方式多样,方便快捷
内河航运、陆地、航空、②等运输方式齐全,方便快捷
市场
市场广阔
市场广阔
劳动力

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

,②,③
(3)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据图和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已于近日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根据初步规划,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将涵盖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区县。
材料二:2010年12月 22日,我国建设难度最大的山区铁路“宜(昌)万(州)铁路”通车。其造价是青藏铁路的两倍,是我国单公里造价最高的铁路。
材料三:成渝地区图。

(1)该地区____等地质灾害频发,为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其对策主要有____。
(2)该地区城市分布的一般特点是____,原因是____。
(3)宜万铁路修建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主要有____。它的通车说明______因素对铁路修建的影响越来越小。
(4)图中M处河段开发的重点是____,开发中应做好该流域上游地区的____建设。
(5)与珠三角经济区比较,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有哪些优势条件?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