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①近些年,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全国大兴植树造林,人工造林以7000万亩以上的速度每年推进,人工林保存总面积达到8亿多亩,人工造林速度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一。②各省森林覆盖率也均有明显提高,但悬殊很大。③森林覆盖率是增强了,但“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景象却随处可见。④从遥感影像上看,这些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似乎不低,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的原因是由林下缺少灌木或草本植被覆盖,土壤表面裸露程度高造成的。⑤这种现象,被专家称它为“林下水土流失”。

序号
修  改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病句辨析修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可添加必要的词语)
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的尼采的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恰恰符合中国传统里一个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的意见。

下面是某市地下老旧管线管理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 ,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 ,从而确保民食。

仔细阅读下面古调类到普通话调类的演变表,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古调类到普通话调类的演变表

古调类
平 声
上 声
去声
入声
例 字





屋、竹、骨、肉
普通话调类
阴平
阳平
上 声
去 声
古调类入声字分别归入了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类

(1)从调类划分来看,古调类分为 ,普通话调类分为
(2)普通话调类是从古调类演变发展而来的,其中去声来源于古调类的哪些部分?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
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① 。从传记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② 。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