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以某一初速度从粗糙的斜面底端沿斜面上滑,物体滑到最高点后又返回到斜面底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滑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于下滑过程中重力的冲量 |
B.上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与下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大小相等 |
C.上滑过程中弹力的冲量为零 |
D.上滑、下滑过程中合外力冲量的方向相同 |
如图5-2-10所示,在一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块相同的木板B和C.重物A(视为质点)位于B的右端,A、B、C的质量相等,现A和B以同一速度滑向静止的C,B与C发生正碰.碰后B和C黏在一起运动,A在C上滑行,A与C有摩擦力.已知A滑到C的右端而未掉下.试问:从B、C发生正碰到A刚移动到C右端期间,C所走过的距离是C板长度的多少倍?
图5-2-10
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固定在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底端的挡板上,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E。一带正电的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由A点静止释放,到达B点时与弹簧粘在一起,在斜面上作简谐振动。在物体由C点运动到D点(C、D两点未在图上标出)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增加了3.0 J,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5.0 J,则在这段过程中(弹簧不超过弹性限度)()
A.当弹簧的弹力等于mgsinθ时,小球动能最大 |
B.当小球的速率等于零时,小球和弹簧机械能的总和一定最大 |
C.从C到D小球动能增加量大于2J,C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上 |
D.从C到D小球动能增加量小于2J,D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下 |
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变化、方向不变的水平力F,下列图示中,物体在3 t0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最大的是()
![]() |
2008年9月25日21:10,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7号宇宙飞船,飞船将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送入离地面300多公里的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稳定运行后,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实现我国首次太空行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稳定运行后,舱内航天员对飞船底板无压力,航天员处于平衡状态 |
B.航天员翟志刚离开舱门后由于失去支持,他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
C.据公式T=2πr/v可知,若要使飞船的运行周期增大一倍,则只要使其轨道半径增大一倍即可 |
D.飞船运行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其运行周期二次方的比值是一个与地球质量有关的常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