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
| 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
| 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
| D.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A.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 |
| B.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 |
| C.中国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 |
| D.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 A.建立一家之法 | 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 |
| C.反对君主制,实行法治 | D.建立君主立宪制 |
《唐律疏议》规定“一准乎礼”,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过程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 A.儒家思想是古代法制的基本原则 |
| B.儒家思想等同于古代的法律制度 |
| C.中国古代已建成法制社会 |
| D.其促进了中国近代法制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
| A.孟子的“仁政” |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
| C.王阳明的“心学” |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下列各家思想最能体现这种意识的是()
| A.儒家 | B.道家 | C.法家 | D.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