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印证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1402年,刚从自己的侄子手里夺过皇位的明成祖,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是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构。其中“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
构”的影响是()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 B.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
C.进一步削弱了相权 | D.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 B.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 |
C.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 | D.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
下表为部分年份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情况,以下最能说明这一时期时代主题的是
年份 |
1970年[来 |
1980年 |
1995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投资额(亿美元) |
400 |
520 |
3150 |
4000 |
4300~4400 |
8000 |
A.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B.世界贫富差距拉大
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D.世界贸易日益频繁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通史·西欧》中描述这样一场近代战争:“两个国家间的胜负,以进攻国的优势转变为溃败而告终。战胜国不仅再一次宣告了工业的力量,也开启了新兴大国挑战这个旧的大陆主人的序幕,并为战胜国日后恶行埋下了伏笔。”材料中的这场近代战争应指
A.英荷战争 | B.英法战争 | C.普法战争 | D.法俄战争 |
他的名字紧紧与“第一次建立在人权和正义原则基础上的”法国大革命连接在一起;“他是法国大革命的导师”;“他是真理和自由的倡导者,恶劣习俗的讨伐者,人道主义的保卫者和人民神圣权利的复兴者。”在近代西方思想家中能享有如此评价的是
A.伏尔泰 | B.孟德斯鸠 | C.卢梭 | D.康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