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刺激部位 |
反 应 |
|||
破坏前 |
破坏后 |
|||
左后肢 |
左后肢收缩 |
右后肢收缩 |
左后肢不收缩 |
右后肢不收缩 |
右后肢 |
左后肢收缩 |
右后肢收缩 |
左后肢不收缩 |
右后肢收缩 |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A.感受器 |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
C.传人神经和效应器 | D.效应器 |
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让绿色圆粒豌豆与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在后代中只有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种豌豆,其数量比为1:1。则其亲本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 | B.yyRr×YYrr | C.YYRr×yyRr | D.yyRR×Yyrr |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表现型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1表现型的比例 ⑤F2基因型的比例
A.②④ | B.①③ | C.④⑤ | D.②⑤ |
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甲、乙两个小桶分别放入二十个彩球,其中两种彩球各十个,一种彩球标记D,另一种彩球标记d。分别同时从甲小桶和乙小桶抓取小球50~100次,统计小球组合为DD的比例为
A.1/4 | B.1/3 | C.1/2 | D.1/5 |
西葫芦果皮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若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与wwyy个体杂交,其后代表现型的种类有
A.1种 | B.2种 | C.3种 | D.4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