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 ②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③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民报》主要撰稿人朱执信(1885年—1920年)在翻译西方著作时,曾把“社会主义”译为“民生主义”。其主要目的是
A.传播西方思潮 | B.社会主义的中国化 |
C.宣传社会革命 | D.阐释新三民主义 |
雅典公职一般都规定任期,实行彻底的轮换制,并限制连任次数,这种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A.有效防止个人腐败和专制独裁 | B.保证政治的稳定和连续 |
C.保障民主政治的推行 | D.保障全体国民的民主权力 |
有人说:“夫以无权之官,而欲强做有权之事,则势固必败;以有权之事,而必责于无权之官,其望更难酬,此从来阁臣之所以无完名也。”这里的“阁臣”是指
A.秦朝的三公 | B.唐代三省长官 |
C.明代大学士 | D.清朝军机大臣 |
春秋时期,秦国有“伐邦、冀戎,初县之”、“初县杜、郑”;晋国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等资料。这说明
A.郡县设置与军事有关 | B.郡的地位远远高于县 |
C.郡和县的设置在各国推广 | D.分封制已退出历史舞台 |
2013年9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第十三次元首峰会上指出“上合组织成员国应完善执法安全合作体系,建立应对安全威胁和挑战的综合中心,合力打击三股势力”。上合组织成立以来先后举行10余次规模不等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演习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
A.是具有结盟性质的军事政治组织 | B.有利于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
C.有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 D.体现了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