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4分)(2009年全国Ⅱ)表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构成统计

年份
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数
(1978年=100)
食品
支出%
交通通
讯支出%
文教娱乐
用品及服
务支出%
1985
268.9
57.79
1.8
3.9
1990
311.2
58.80
1.44
5.37
1995
383.6
58.62
2.58
7.81
2000
483.4
49.13
5.58
11.18
2005
624.5
45.48
9.59
11.56

根据上表描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指出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的主要成就。(5 分)
材料二:改革开放使我国以世所罕见的速度发展起来,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目标。但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 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知识,回答如何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1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的经营发展事关经济社会的生机与活力。
材料一: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规模已近5000万家,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下表是‘2014年小微企业相关情况占全国比例的数据:

注: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新增小微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所占比例明显提高。
材料二: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市场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大量新创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缺人才、用工难,缺资金、融资难,税费高、负担重是小微企业面临的普遍和突出困难。并且,国务院虽出台了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意见,但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不够,造成政策措施不能很好落实。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根据材料一中的相关信息,说明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分析各级政府应如何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材料一:据统计,2014年我国高铁机车车辆出口增长19.3%,是同期外贸出口增速的3倍,铁路设备已成中国出口新的增长点。2014年,我国企业参与的境外铁路建设项目348个,比2013年增加113个;累计签订合同额247亿美元,同比增长3倍多,完成营业额76亿美元,同比增长31.3%。
2015年2月4日,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国家主席习近平见证了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首次成功“出海”。此前,中国已与巴基斯坦签署了340亿美元投资协议,将建设大规模核电厂、地铁及轻轨站等。通过装备“走出去”,有效化解了我国产能过剩,带动了国内产业调整和发展。
材料二: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舒国增2015年9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说,目前中美双方已在美国西部快线高铁项目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近年,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成果在国内得到非常充分的体现之后,中铁已经不满足于国内市场。价格显然已经成为中国高铁对外竞争最为重要的优势。据公开数据估算,综合土建和车辆两个方面的成本,中国高铁造价只有国外造价的1/3至1/2。在中国政府决意将高铁推向海外市场之后,先后通过重组轨道交通制造商以及轨道交通建设企业等方式来整合资源,其目的都是为了在海外市场更好地形成合力。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的主要作用在于充分发挥中铁在管理、技术、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在企业层面的牵头作用,统筹好国内资源与国外市场,避免恶性竞争,增强铁路全产业链竞争力。
在打开美国市场之前,中铁在国际业务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与国内动辄千亿元级别的大项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高铁的“出海”之路走得异常艰辛,斩获寥寥,好不容易弄来的泰国“高铁换大米”项目和墨西哥高铁项目,又因为种种原因惨遭毁约。迄今为止,中国没有成功签订一单真正意义的高铁生意。
除了面临日本、法国、德国等传统高铁大国的竞争与挤压之外,中国高铁更因为国际市场上带有垄断性质的技术歧视和标准栅栏而十分被动。实际上,拥有“造价低、质量好、轨道技术高、速度快”等优势的中国高铁足以披靡世界上任何一家高铁企业,当前国内高铁企业面临的威胁也早已不再是日本或德国等假想敌,打破高铁行业标准垄断成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最后屏障。如果单纯从经济角度来衡量,拥有复杂地形长距离高铁丰富运营经验且物美价廉的中国高铁无疑是各国最佳选择。但却因为日本是世界高铁设备标准的制定者之一,从而让“不对称竞争”充满变数。未来,中国企业在用“中国标准”参与国际市场角逐的同时,还需积极参与高铁国际标准的制定,从源头融入世界高铁领域的核心圈,如此方能彻底解决“有技术、没市场”的尴尬境地。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推动装备“走出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就我国高铁“出海”谈谈你的建议。

材料: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形式,正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预计到2015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GDP增长338亿元。进一步释放我国城乡居民的信息消费潜力,将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新着力点。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就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印发《指导意见》,明确到2018年和2025年的发展目标,提出“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11个具体行动,并就做好保障支撑进行了周密部署。分析人士认为,这一顶层设计将加快推进“互联网+”的发展,有利于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催生经济新格局。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评论则更为直接:“‘互联网+’产业新生态初步形成,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
“网速慢、网费贵”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的因素之一。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评估,发达国家固定宽带资费占月平均收入的比例为1.5%,而我国无论网速还是网费或网络安全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在信息通信技术使用与普及水平等方面处于全球第80名左右。互联网对于通信网络的演进要求日益迫切,有利于推动通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对于通信网络而言,这种倒逼式的发展模式极具挑战,既有的通信网络如何承载未来的业务需求是很大难题。如今各大运营商、设备商都在积极探讨通信网络的下一步演进方向。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让‘互联网+’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的认识。

告别了高歌猛进,中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格: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变化情况表

材料二: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中央提出了2015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如进一步扩大财政赤字,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继续实施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促进外贸增长;加大对农业水利和国防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镇化建设。
(1)揭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国家财政”与“加强宏观调控”的知识,说明“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对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积极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