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组地形区中,全部属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是( )
| A.四川盆地一阿尔泰山一云贵高原一祁连山 |
| B.柴达木盆地一天山一江南丘陵一云贵高原 |
| C.准噶尔盆地一长白山一青藏高原一横断山 |
| D.塔里木盆地一云贵高原一黄土高原一太行山 |
图为我国已建成的高速客运铁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假如图中四条高速铁路按同等级别建设,则平均每千米工程量最小、造价最低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高速铁路线④大致呈直线延伸,通过的城市不多,这主要是考虑
| A.地形的限制 | B.节省运营时间 |
| C.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 D.少占耕地 |
读下图,完成:
下列工厂布局比较合理是
| A.①啤酒厂 ②钢铁厂 ③印刷厂 ④化工厂 |
| B.①钢铁厂 ③啤酒厂 ④化工厂 ⑤水果罐头厂 |
| C.③水果罐头厂 ④钢铁厂 ⑥印刷厂 ⑦啤酒厂 |
| D.①印刷厂 ②化工厂 ⑥电子软件厂 ⑦啤酒厂 |
该城市对外交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境公路穿过城市中心区域,有利于市民出行 |
| B.铁路经过城市外围,避免进入市区产生干扰 |
| C.铁路货运线路绕过城市外围,客运线应经过市中心 |
| D.过境客运公路应经过市中心,货运公路绕过城市外围 |
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越强。产业竞争力系数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动态
趋势。读甲乙两地区某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及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回答:
甲乙两地区某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
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
| 制造业部门 |
1990年 |
2003年 |
||
| 上海市 |
浙江省 |
上海市 |
浙江省 |
|
| 烟草 |
3.57 |
-1.03 |
5.95 |
5.38 |
| 家具 |
3.11 |
7.84 |
5 .72 |
11.9 |
| 皮革 |
6.31 |
6.17 |
2.59 |
2 4.28 |
| 文体用品 |
25.51 |
3.54 |
9.72 |
15.67 |
| 普通机械 |
9.36 |
1.76 |
10.99 |
14.86 |
| 电子通讯 |
11.54 |
0.72 |
10.89 |
4.1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在T1时开始输出该产品 |
| B.在T2时,甲地区开始向乙地区转移该产业 |
| C.甲地区在T1和乙地区在T3该产业的输出额是相同的 |
| D.T3到T4期间,该产业可能向其他地区转移 |
根据表格,关于1990年—2003年期间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海的家具企业规模一直小于浙江 |
| B.皮革和文体用品可能存在从上海向浙江产业转移 |
| C.浙江省一直输出表中制造业的产品 |
| D.上海的产业均有向浙江转移的趋势 |
读图,回答:
在A地附近发现多处古村落遗址,该地形成古村落的原因是
①地形平坦②靠近水源地③冬季严寒④矿产资源丰富⑤水运便利
| A.①②③ | B.①②⑤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
图中B处发展成为高新技术园区的有利条件为
①交通便利 ②资源丰富 ③市场广阔 ④科技发达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世界各地区粮食进出口状况示意图(图中圆的大小表示数量多少)”,回答:
世界粮食出口量居首位的地区是
| A.北美地区 | B.大洋洲地区 | C.欧洲地区 | D.南亚地区 |
关于图中世界粮食进口量最大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洋性特征显著 | B.光照不足 | C.乳畜业发达 | D.廉价劳动力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