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山西省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五大战略”。一是大作品表现:大力实施精品剧目走出去工程,《解放》、《一把酸枣》、京剧《走西口》等陆续上演;二是大集团运作:积极进行文化资源整合,着力打造文化产业的旗舰企业,成功组建了山西出版集团;三是大景点支撑:整合相关资源,突出文化内涵,着力打造规模大、档次高、带动性强的大景点,提升山西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四是大会展集聚:连续举办了能源博览会、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等特色会展;五是大服务承载。
按照山西文化产业发展速度预计,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将达到3%以上,到2015年将达到5%。山西的文化产业在全国崭露头角。山西文化产业的强势发展,给“煤炭山西”添加上了“文化山西”的基因。山西文化——一个比山西煤炭更富有、更有价值的“金矿”正在被开掘。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意义。
十六届五中全会举世瞩目,“十一五”规划的建言献策活动更是见证了公众的参与热情,这份热情从最新公布的一份调查便可见一斑。由中华环保联合会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公开征集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意见和建议大型问卷调查活动结果公布,8万字的《中国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意见、建议书》汇集了412万公众的智慧与热情。这412万中国公众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包括海外的中国留学生。该意见建议书已报国务院,其中的内容将会被吸纳到“十一五”规划中去。
请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向全社会征求对“十一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求是》杂志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作为客观实际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的变化,不断地用适合新的历史条件的新经验、新知识和新思想来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体现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也在市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关注“象牙塔”内的消费状况,我们不免有了几分担忧。
校园宿舍中电脑的普及率节节攀升。据了解,除专业特殊要求外,大部分同学购置电脑只是用来上网,玩游戏,看光碟。
不同款式、品牌的手机让众多手机持有者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手机费用大多数由家庭供给,许多人用手机聊天,每月话费要花上百元。
⑴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自己对以上消费现象的看法。(8分)
⑵假如你要围绕“大学生消费”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10分)
在我国,有超过一半的城市缺水。利用价格杠杆是一种有效的节约措施,对居民用水的价格实行阶梯式水价。例如广东省中山市从2008年5月1日起,对每户人口在5人及以上住户按人均月用水量计价,每人每月生活用水量分为7立方米及以下、7立方米以上至9立方米(含9立方米)、9立方米以上三级。每人用水量仍按年计算,譬如一个5口之家,年度用水量420立方米以内适用第一级水价,超过部分依次适用第二、三级水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第一级水量,按基本水价计收水费;第二级水量,按基本水价的1.5倍计收水费;第三级水量,按基本水价的2倍计收水费。
请运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利用价格杠杆节约水资源?(16分)
从2006年底开始,各地的猪肉价格就开始缓慢上涨,到2007年“五一”节,已经显现出大幅上升的态势。2008年1月2日,36个大中城市集市猪肉(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每500克为14.08元,比上期(2007年12月29日,环比)上涨0.07元,比上月同期上涨5.63%。
依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猪肉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生活产生的影响。(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