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非洲某区域图”回答
M处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是
| A.温带海区 | B.寒暖流交汇 | C.上升流的影响 | D.河流的注入 |
下列说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 )
| A.陡坡开荒 |
| B.围湖造田 |
| C.不准开荒 |
| D.在某水域的一定时间内实行“休渔”制度 |
2010年底至2011年初,埃及、利比亚等国家的大量人口纷纷撤离该国家回国;其中我国开展海陆空全方位撤侨工作,于3月6日3.2万余人全部安全回国。其原因是( )。
| A.该国发生大范围的“流感”灾害 |
| B.石油资源大量开采,出现枯竭现象 |
| C.此时期发生了大范围的沙尘暴灾害 |
| D.政局动荡,使生活环境遭到破坏 |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
| A.1% | B.19% | C.20% | D.21% |
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 )
| A.土地沙漠化 | B.土壤盐碱化 |
| C.水土流失 | D.温室效应 |
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
| B.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
|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
| D.退耕还林还草 |
我国是一个以燃煤为主的国家,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75%左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大量燃烧煤炭,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臭氧层破坏 | B.光化学烟雾事件 |
| C.酸雨 | D.水体污染 |
近40年来,北京一些景点的汉白玉雕像被严重腐蚀,其主要原因是()
| A.燃煤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形成酸雨 |
| B.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 |
| C.产生的烟熏坏了汉白玉雕像 |
| D.燃煤产生颗粒,作为凝结核使城市降雨增多 |
下列地区,酸雨最严重的是()
| A.沪宁杭地区 | B.青藏高原地区 |
| C.西北地区 | D.江汉平原地区 |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A.水灾 B.台风 C沙尘暴 D.泥石流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
| A.西北地区 | B.西南地区 |
| C.黄河中下游地区 | D.长江中下游地区 |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 | 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
|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D.受印度低压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