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纬线(全球范围)示意图”,阴影与非阴影部分分别为8日和7日,据此完成7——8题。
甲地时间为
| A.9时 | B.12时 | C.21时 | D.15时 |
北京时间可能为
| A.1月7日4时 | B.1月8日11时 |
| C.7月7日11时 | D.7月8日4时 |
下图是某群岛白昼长短月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该群岛大致位于
| A.66°34′N | B.70°N | C.85°N | D.85°S |
该群岛上,七月份炊烟飘扬的方向是
| A.东北方向 | B.东南方向 | C.西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
海南省“三防办”17日17时向媒体通报称:今年第2号台风“康森”自三亚登陆后,造成海南8个市县68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572326人,死亡2人;受灾农作物面积11.64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市在一次台风天气过程中的风向和风力变化图。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12级。据此回答1--2题:
在图示天气过程中,台风中心的移动方向是
| A.由东南移向西北 | B.由东北移向西南 |
| C.由西北移向东南 | D.由西南移向东北 |
下列关于台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台风带来的降水有利于改善局部地区的淡水供应
B.台风到来时,给人类带来巨大的风能资源
C.台风的形成与运动有利于保持地球上的热平衡
D.台风眼的天气是晴天,这种现象并不能表示台风是一个高压系统
根据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1--2题。
若上图是城郊近地面大气环流示意图,则此环流对城市大气环境的作用是
| A.②对丙具有净化、增温作用 | B.①对甲具有净化、增湿作用 |
| C.②对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 D.①对乙具有减温、减湿作用 |
若上图表示地球内部物质循环示意简图且乙表示变质岩,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可能为岩浆 | B.丙可能为沉积岩 |
| C.①不可能表示外力作用 | D.②可能表示重熔作用 |
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的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受洋流影响,同一纬线上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读“某海区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和等温线图”,图中实线表示海水等盐度线,虚线表示海水等温线。读图回答1—2题。
比较海水等温线a、b、c的大小关系
|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若该海域位于太平洋,则图
中洋流是
| A.北太平洋暖流 | B.东澳大利亚暖流 |
| C.加利福尼亚寒流 | D.日本暖流 |
9月中旬,浙江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 ℃,则被认为进入秋季)。读杭州2009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1--2题。
| 日期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 最低气温 |
23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8 ℃ |
28 ℃ |
25 ℃ |
| 最高气温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8 ℃ |
30 ℃ |
| 天气 |
多云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阴 |
| 风力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较强偏北风 |
2009年9月15日--23日,杭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A.日温差降低,天气状况 | B.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
|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 | 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
2009年9月24日,杭州地区
| A.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 | B.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 |
| C.开始进入秋季 | D.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