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0,下列对图像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图Ⅰ研究的是t0时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B.图Ⅱ研究的是t0时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C.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使用了催化剂 |
D.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NH4+ |
B.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色 |
原溶液中有I- |
C. |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溶液中有K+ |
D. |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
品红溶液褪色 |
该气体一定是SO2 |
下列溶液中的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A.2NaOH+CO2=Na2CO3+H2O | B.NH3·H2O+HCl =NH4Cl+H2O |
C.Mg(OH)2+2HCl =MgCl2+H2O | D.2KOH+H2SO4=K2SO4+2H2O |
在含有大量Na+、Cl-、OH-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Fe2+ | B.Cu2+ | C.AlO2- | D.HCO3- |
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碘水中滴加淀粉溶液 | B.溴化钠溶液中滴加氯水 |
C.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 D.盐酸中滴加酚酞试液 |
门捷列夫制作元素周期表时,许多元素尚未发现,他在铝的下面留了空位给“类铝”,并对“类铝”的性质进行了预测, “类铝”与后来发现的镓的性质一致,从而验证了元素周期表的正确性。下列有关镓的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镓的金属性比铝弱 | B.镓的常见化合价为+3 |
C.镓的原子半径比铝大 | D.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