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二战前英国的这一主张

A.体现了英法的绥靖政策 B.有力维护了世界和平
C.有力维护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 D.大大提高了英国的地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1911年4月,福建青年林觉民参加黃花岗起义
B.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发动武昌起义
C.1912年1月,南京街头飘着五色旗
D.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说:“自今日始,吾等非清朝人矣!”这“今日”是指()。

A.兴中会成立 B.中国同盟会成立
C.中华民国成立 D.清帝下诏退位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颁布的两个革命纲领。从内容上看,二者相一致的方面表现在( )。

A.都反对封建主义的压迫 B.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C.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都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你认为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没有英国的大炮就没有这次大爆炸
B.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激化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
C.英军入侵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D.马克思高度评价英国大炮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抗战期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的侵略。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电讯中的“中国军队获胜”是指()。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枣宜会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