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记载: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其反映的现象是
A.儒家、墨家垄断教育 |
B.教育开始普及民间 |
C.各国推行儒、墨思想 |
D.私人办学现象出现 |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任何行为。”马丁·路德这段话旨在[来
A.肯定信仰的权威 | B.否定行为的重要 |
C.抨击教皇和教会 | D.强调“道”的重要 |
《世界文化史》中提到:“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基本上是社会上层,参与其事和直接受其影响的多半是文化人、城市富有者以及几任教皇、红衣主教等高级神职人员……”这主要表明
A.意大利的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 B.文艺复兴刚开始 |
C.文艺复兴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
达林·麦马虹著有《幸福史》,曾总结过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______;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应填上
A.智慧和德行 | B.法律与宗教信仰 |
C.金钱与权力 | D.民主与科学 |
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
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
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
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A.②③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①②③④ |
某学者在谈到宋明时期两位儒学大师时,曾经这样比喻:第一个人,看见敌机来了,他会教弟子爬到书架上翻查飞机种类、性能以及放空方法;第二个人会让弟子闭目静坐,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不为机声所慑。“第二个人”指的是
A.老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王守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