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据此,雨果主要认为
A.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 |
B.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 |
C.雨果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
D.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
周以少数人口征服了中原以及今日华北的主要地区,经过“三监之乱”,不能不“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由此可见西周分封诸侯的目的是()
A.分戍驻防、拱卫王室 |
B.防止集中、分而治之 |
C.分层统治、方便管理 |
D.明确等级、防止僭越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下列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
A.西周的国姓为姬 |
B.周初分封对象都是亲族 |
C.西周实行分封制 |
D.周公对分封制贡献重大 |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
B.历史文献记载都是人为臆造 |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
《好了歌》:“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为解决诗歌中的“皇帝苦恼”,历代帝王曾采取的措施有()
①三省六部制②皇位继承制③科举制④刺史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
D.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