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辛弃疾和陆游相同,总有壮志未酬、英雄无用武的感慨。下列词句,最能表现他这种遗憾心情的是

A.“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
B.“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
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D.“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清平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针对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在研究学问上的不足,明末清初批判思想家提出了(  )

A.工商皆本 B.格物致知
C.经世致用 D.发明本心

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观察图,该著作的最精彩之处在于(  )

A.将儒、佛、道三教合流
B.将心学发展到顶峰
C.敢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D.提出工商皆本思想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