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为澳大利亚甲、乙两城市某一天的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统计表。据此回答9~11题。

城市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4:30
18:27

6:24
20:11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这一天,当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后,旗杆的影子将朝向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当甲地日出时,地球上两个日期的分界线理论上除了180°经线外,还有

A.0°经线 B.52.5°E经线 C.79°W经线 D.101°W经线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以下网络笑话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老农进城,看见一广告牌上写着: “苹果,优惠价4688!”老农一惊:“谁吃得起?”往前走,又看见一个广告牌:“小米,2299!”老农想,八成是骗子!继续前行,又看见一个牌子写着:“小辣椒,只要998!”老农实在忍不住了,拿起手机给儿子打电话:“娃啊,别打工了,快回家种地吧,我们要发了……”
若老人的家乡为我国苹果生产基地之一,则其家乡最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B.山东丘陵
C.东南丘陵 D.四川盆地

老人的家乡与美国苹果手机公司总部所在地(硅谷),两地水果产区生长旺季相同的气候条件是()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降水充足 D.光照充足

材料中,三种手机价格悬殊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材料 D.劳动力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为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内河航运

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地理现象是()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 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受冻

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区位条件中,不属于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具备的是()

A.夏季气候温暖 B.土地辽阔,地形平坦
C.临近海港,便于出口 D.草类茂盛

关于甲、乙两牧区畜产品生产和销售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甲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乙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B.甲牧区主为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等;乙牧区主要出口羊肉到北美
C.甲牧区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乙牧区产品主要靠航空运输
D.甲牧区生产依赖天然草场,“超载放牧”严重

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牧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地带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与之周旋、适应,永远在路上。当南方地区的农民以某处固定的“家”为阡陌世界的核心时,新疆的牧民却将“转场”当做了生活的本身,并因此形成了新疆才有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阅读上述材料并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农业地域类型能反映材料中所述的“搬家”或“转场”农业现象的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混合农业
C.乳畜业 D.游牧业

上述现象属于()

A.垂直地带性分异 B.非地带性分异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回答下列问题。
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的自然区位因素()

A.地形和土壤 B.水源和土壤
C.水源和气候 D.地形和气候

珠江三角洲传统“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技术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改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