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
C.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 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 |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
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大错”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 B.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
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 D.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
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
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 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 |
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 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 |
从经济近代化角度看,四幅图片中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是
马克思指出:“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马克思反对皇权主义 | B.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
C.小农人数众多却互不来往 | D.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