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
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 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
| C.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 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 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B.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控制 |
| 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 D.制定一整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
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从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 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
|
| 土地 |
1000千亩 |
150千亩 |
100千亩 |
60千亩 |
| 军队 |
六军 |
三军 |
三军 |
一军 |
①分封制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
②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
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④分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秦王赢政改称“皇帝”,自称为“朕”,命为 “制”,令为“诏”。这样做是为了
| A.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 | B.削弱丞相在百官中的影响 |
| C.确立中央政府的权威 | D.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
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
| A.春秋战国时期 | B.秦汉时期 | C.隋唐时期 | D.明清时期 |
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体现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 B.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
|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 D.决策体现了原始民主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