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地面上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移动了4m。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移动了8m。由此可以求得
A.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
C.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
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
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增大 | B.氢原子的能级增大 |
C.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 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的速度增大 |
下列四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能说明光性质的是()
A.① ② | B.② ③ | C.② ④ | D.③ ④ |
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类比过程中,既要找出共同之处,又要抓住不同之处。某同学对机械波和电磁波进行类比,总结出下列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A.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 |
B.机械波和电磁波的波速都仅由介质决定 |
C.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D.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 |
单摆做简谐运动时,其回复力是 ()
A.摆球所受的重力 | B.悬线对摆球的拉力 |
C.摆球重力在垂直悬线方向上的分力 | D.摆球所受重力与悬线拉力的合力 |
下列科学家提出的原子物理理论,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
A.普朗克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 |
B.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其动量P、波长λ,满足![]() |
C.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
D.波尔的定态理论和跃迁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