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所在地形区气候特征差异并分析成因。
(2)L1、L2河流域有世界最深、最长的大峡谷,试分析该峡谷的存在对其所在地形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比较L1、L2河段两岸农业生产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并列举两地主要的农作物种类。
(3)列举左图中三角洲地区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地气温高于乙地的主要原因
(2)图中R区域的二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现象,请分析原因。

读台湾等高线、主要农作物分布及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图,完成问题。

(1)简述台湾农作物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宝岛”台湾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简述台湾旅游资源多样性的原因。

(10分)读图“某大洲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C与D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2)分析A地晒制海产品的自然区位优势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点46分左右,日本太平洋沿岸宫城县北部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这次地震引发海啸并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对日本及周边地区造成严重的核辐射。读以上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2)分析福岛核电站核泄漏造成的核辐射对温州大气和海域影响较小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甬台温(宁波到温州)铁路、温福(温州至福州)铁路已经建成通车。甬台温铁路穿越浙闽丘陵地带,与沪杭、杭甬、温福、福厦和厦深等铁路组成东部沿海快速通道,把长三角、海西经济区、珠三角串联起来。
材料二下图是浙江省部分区域图。

(1)制约甬台温铁路建设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分析该铁路的建成对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2)你认为图中甲区域最应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说明理由。
(3)请分析萧甬平原发展农业的优势与劣势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