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一观点反映了加尔文(  )

A.第一次提倡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B.首次挑战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
C.用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进行辩护 D.主张没收天主教会的大量土地以及财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朝立法:杀人偿命。《水浒传》描述武松为兄复仇杀人判充军,宋江失手杀人判充军,杨志卖刀受泼皮激怒杀人充军。此现象表明

A.封建国家,重用刑罚 B.立法明确、司法混乱
C.立法严厉、司法灵活 D.司法不严、统治不稳

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

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
C.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档名为“家风是什么”的节目。传统中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忠孝”“耕读”观念形成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A.“忠”与世袭制紧密相关 B.“孝”与宗法制紧密相关
C.“耕”与农本思想紧密相关 D.“读”与科举制紧密相关

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据此对司母戊鼎的铭文提出了新的考释:将“司”改为“后”。2011年3月,在完成扩建的新国家博物馆中,司母戊鼎已改名为“后母戊鼎”。据此,你认为司母戊鼎更名的主要依据是

A.文字研究 B.史料记载
C.民间传说 D.专家观点

1917年4月,国务院在复众议院的咨文中表示:“下级审判厅法官所为判决,只须在法律范围以内,纵使误解法令以至判决不当,亦不能遽加以处分……此为绝对之原则。”“绝对之原则”指()

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司法独立 D.民主共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