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商朝历史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 A.商朝中央的官职主要有相、卿士等 | B.商朝建立后,王位一直是父子相传 |
| C.商朝是一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 D.各方国对商王承担一定的义务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 A.先秦儒学 | B.汉代经学 |
| C.隋唐佛学 | D.宋明理学 |
清人戴震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批判了清政府采用残酷的刑罚 |
| B.批判了宋明理学对人的自然欲求的压抑、扼杀 |
| C.认为违背理学观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
| D.认为宋明理学有利于维护清朝的统治 |
有人将“心”与“物”比喻为“理”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家,一个在外。“心”是“理”在家里的儿子,“物”是在外的儿子,“物”虽在外,也不能说不是“理”的儿子。与这一思想一致的是
| A.心外无物 | B.理是世界本原 |
| C.无为而治 | D.仁者爱人 |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直接原因是
| A.儒学的“大一统”观念已经不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
| B.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 |
| C.儒学放弃了自己“仁”“礼”等基本主张 |
| D.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都是佛教信徒 |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 A.②④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