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存的最大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中,其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是:
A.土壤 | B.地表水 | C.地上植物 | D.动物 |
读我国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回答问题。乙处数值最有可能是
A.150 | B.160 | C.130 | D.100 |
甲处风能资源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面状况 | B.太阳辐射 |
C.大气环流 | D.人类活动 |
读某沿海城市城区分布图和预计海平面上升高度等值线图,回答问题。图示城市主城区的面积为90平方千米,若海平面上升0.5米,该城市主城区被海水淹没的面积约达()
A.10平方千米 |
B.30平方千米 |
C.50平方千米 |
D.90平方千米 |
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主城区四个地点与最近海岸线之间的地面坡度最大的是 ( )
A.e地 | B.f地 | C.q地 | D.h地 |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该图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
B.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
C.人口数量变化是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
D.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
2002—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A.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
B.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
C.居民生活用能迅速减少 |
D.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
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如表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据表,回答问题:
项目 地区 |
垦殖指数(%) |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公顷/人) |
||
1950年 |
2000年 |
1950年 |
2000年 |
|
亚洲 |
14.7 |
17.5 |
0.31 |
0.14 |
欧洲 |
31.3 |
28.8 |
0.38 |
0.27 |
北美洲 |
12.0 |
12.4 |
1.31 |
0.81 |
非洲 |
5.8 |
6.3 |
0.87 |
0.27 |
大洋洲 |
2.0 |
6.0 |
1.21 |
1.84 |
世界 |
9.7 |
11.0 |
0.51 |
0.26 |
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A.地形多种多样,以平原为主 |
B.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较少 |
C.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
D.农垦历史悠久,人口数量最多 |
2000年与1950年相比
A.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
B.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
C.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D.非洲因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垦殖指数上升 |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与交通条件改善,我国居民避寒旅行逐渐增多。根据气象部门划分冷、暖、热的标准,取1月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的地区为我国居民适宜避寒区。据此并读图完成问题。图中适宜避寒区适合我国北方居民旅行观光的是 ( )
A.新加坡城市花园景观 |
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景观 |
C.成都平原的都江堰 |
D.西双版纳热带风光 |
图中适宜避寒区甲处的纬度位置低于乙处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甲处受更严寒的冬季风影响 |
B.乙处受更暖湿的夏季风影响 |
C.甲处太阳辐射较弱 |
D.乙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更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