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所在位置的气压带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其中盛行下沉气流的是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2)A、B 之间的风带在南半球风向为________。
(3)A气压带的成因是________。
(4)南半球C和D之间的风带由南极洲的大陆中心吹向四周时为________(逆或顺)时针。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是。 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
A.人口增长迅速 |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
C.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 | |
D.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 |
E.水资源污染严重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
(3)请简述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具体措施
(4)请简述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要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具体措施
(5) 我国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生态建没和荒漠化防治,先后实施了“”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6)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为主的景观特色。
(7)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图中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主要能源资源是甲,乙,将两区域连接在一起的大型工程是,这一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2)两个区域内相同的经济作物是。
(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分析两区域各自在外贸活动中货物运输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
(4)甲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限制该区域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至少2条,4分)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2)这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当地球再公转90°,那时南半球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
(5)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将____________(扩大或缩小)。
(6)A、D昼长相差____________小时。
(7)A、B、C、D四点,地方时相同的有____________;当地球自转180°后,A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_时。
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此时为(节气)日(北半球)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⑵ A地地处五带中的带,此时澳大利亚的季节是季。
⑶ 此时A点太阳高度是°.这一天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⑷ 某物体从A点向正南作水平运动,先是向(东、西)偏,后向(东、西)偏。
⑸ A和B都随地球自转一周,所移动的距离A比B(长、短)。
⑹ AB线正处于(晨、昏)线上。A点的昼长为小时,A点的日出时间是时。
⑺ B在A的方向,C在B 的方向。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指出图中A.、B各代表什么地震波:A.B。
⑵写出图中C、D、E各界面名称:CD。
⑶在2900km深处,A.波,B波波速,从而可以推测E层物质状态为。
⑷在图中用铅笔描绘出“软流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