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生子叶中脂肪鉴定的三个实验中它们的共同点是( )
A.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生活状态 | B.都必须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
C.适当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 D.都需要对材料进行染色 |
一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浅红色、粉红色、大红色和深红色五种,控制相关色素的酶的合成如下图所示。若两株深红色的植株杂交,子代中花色为深红色的植株占81/256,则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控制该植物的四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
B.该植物花色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的 |
C.可以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
D.子代中白花植物占1/256 |
通过诊断可以预测,某夫妇的子女患甲种病的概率为a,患乙种病的概率为b。该夫妇生育出的孩子仅患一种病的概率为()
①1-ab-(1-a)×(1-b)②a+b-2ab③a+b-ab ④1-(1-a)×(1-b)⑤b(1-a)+a(1-b)⑥a×b
A.①②⑤ | B.①③⑤ | C.②④⑤ | D.②④⑥ |
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某同学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了三根可能的曲线,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Ⅰ表示Aa连续自交时各代Aa基因型频率变化 |
B.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
C.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
D.曲线Ⅲ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 |
两株纯合豌豆甲和乙,在授粉前花瓣脱落,授粉结出种子以后,分别收集每株上的种子,发现甲植株所结种子全为灰种皮,乙植株所结种子全为白种皮;然后将两植株种子分别种植在两个区域形成株系甲和株系乙,株系甲所结种子全为灰种皮,株系乙所结种子有灰种皮和白种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甲植株一定只进行了自花传粉 |
B.乙植株一定接受了外来花粉 |
C.若再将株系甲所结的种子种植下去,所结的种子全为灰种皮 |
D.乙植株所结种子全为白种皮,而株系乙所结种子有灰种皮和白种皮,说明白种皮为显性 |
已知G细胞具有将某有毒物质甲转化成无毒物质的功能,下图曲线1、2、3与之对应的实验处理分别是 ( )
①含甲的G细胞培养液+G细胞悬液(相等)
②不含甲的G细胞培养液+G细胞悬液(相等)
③含甲的G细胞培养液(不加G细胞悬液)
A.①②③ | B.③②① |
C.③①② | D.②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