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合成氨反应为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分析下列问题:
(1)在一定温度时,可用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压强之间的关系    (填“I”“II”“III”)

(2)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P1>P2),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Z%
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填“A”“B”“C”“D”)

(3)将N2和H2按1:3的体积比通入合成塔,反应达平衡后,NH3的体积分数为20%,则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α(N2)∶α (H2)=           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将117 g NaCl溶于水配制成1 L溶液,该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某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密度为ρ1;另一种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密度为ρ2,将它们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3,则混合后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B. C. D.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
(1)用双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
S+2KNO3+3C = K2S+N2↑+3CO2
(2)该反应中还原剂是 ,氧化剂是

某兴趣小组用合金铝、铁、铜的废弃合金为原料制取硝酸铜晶体和氢氧化铝,并测定硝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和氢氧化铝的纯度,设计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Fe2+沉淀的pH范围为7.0~9.0;Fe3+沉淀的pH范围为1.9~3.2;Cu2+沉淀的pH范围为4.7~6.7。
(1)写出合金中加入NaOH溶液后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写出滤液B中通入过量CO2的化学方程式
(3)加入Z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除去溶液中的Fe3+,pH范围应为 ;下列可作为试剂z的是 。(填序号)
a.铜粉 b.氨水 c.氧化铜 d. 硫酸铜
(4)某同学为了测定硝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完成操作步骤:称量样品、加热、 、称量CuO质量、 、计算。
(5)滤渣C的质量是10g,煅烧后得到固体D6.90g,则滤渣C中氢氧化铝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两位小数)
(6)按该流程的操作步骤,氢氧化铝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条即可)

铝、铁是重要的金属,其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完成下列填空:
(1)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写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
(2)画出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与铁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与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在FeC13稀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在其中加入少量KCl固体,溶液的颜色 (选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4)若先往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NaF溶液,再滴加溶液,则不呈红色,若再加入足够量FeC13溶液,又会呈现红色。请试对上述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铁、铝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种金属。完成下列填空:

(1)自然界一共存在四种稳定的铁原子,分别是54Fe、56Fe、57Fe和58Fe,它们互称为 ,其中58Fe原子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2)工业上可用铁槽车运输浓硫酸,是由于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
(3)野外铺设钢轨时,通常用铝和氧化铁混合粉末反应得到的液态铁来焊接钢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是 (填“吸”或“放”)热反应。
(4)铁粉中混有少量的铝粉,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除去铁粉中的铝粉
(5)向某溶液中投入铝片后有大量的H2放出,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填序号)
a.Cl- b.H+ c.OH- d.HCO3-
(6)铁与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如下:3Fe+8HNO3 →3Fe(NO32+2NO↑+4H2O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每转移1.8mol电子,生成NO L(标准状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