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将10 mol H2和1 mol N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可能是
| A.25% | B.30% | C.35% | D.75% |
下列各项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 A.图①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 →CH3CH3(g) +ΔQ ,0<ΔQ;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 B.图②表示25 ℃时,用0.01 mol·L-1盐酸滴定一定体积的0.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
C.图③表示CH4(g)+H2O(g) CO(g)+3H2(g) +ΔQ ,反应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且p1>p2、0<ΔQ |
D.图④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 2SO3(g) +ΔQ ,0<ΔQ;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
将0.5 mol·L-1的Na2CO3溶液与amol·L-1的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粒子浓度间的关系及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c(Na+)>2c(CO32-)+c(HCO3-)+c(OH-) |
| B.c(Na+)>c(CO32-)+c(HCO3-)+c(H2CO3) |
| C.若c(Na+)>c(HCO3-)>c(CO32-)>c(OH-)>c(H+),则可确定a>0.5 |
| D.若c(CO32-)+2c(OH-) = 2c(H+)+c(HCO3-)+3c (H2CO3), 则可确定a=0.5 |
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数滴氯水时,溶液无色,再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A.Br- | B.SO42- | C.H2SO3 | D.NH4+ |
常温下向盛水烧杯中加2g生石灰(如下图)。搅拌后再恢复到原温,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电离常数不变 |
| B.Ca(OH)2的电离程度先大后变小然最后不变 |
| C.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最后不变 |
| D.水的电离度将会先变小然后变大最后不变 |
为了除去FeSO4溶液中的Fe3+,可用加入纯铁屑,但此法很费时;现有一种方法是在蒸馏水沸腾时加入粉未状的绿矾(少量多次),搅拌,直到观察到有褐色沉淀产生即可停止加入药品,煮沸1~2分钟,趁热过滤,密封保存所得的FeSO4溶液,此法的原理是
| A.Fe3+易水解,它的水解产物之一能抑制的Fe2+ 水解 |
| B.Fe2+ 有较强的还原性,它能还原Fe3+ |
| C.Fe3+有较强的氧化性,它能氧化Fe2+ |
| D.Fe3+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升温能促进它的水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