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工业上用赤铁矿生产铁,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有C和H2,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
已知:Fe2O3(s)+3/2C(s)=2Fe(s)+3/2CO2(g)   ΔH=+233.8kJ·mol-1    ΔS=279J∙K-1∙mol-1
Fe2O3(s)+3H2(g)=2Fe(s)+3H2O(g)    ΔH=+98kJ·mol-1     ΔS=144.2J∙K-1∙mol-1
问:那一种还原剂可使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低?(要求计算过程)(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横坐标为溶液的pH值,纵坐标为Zn2离子或Zn(OH)42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数,回答下列问题。

(1)往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
(2)从图中数据计算可得Zn(OH)2的溶度积(Ksp)=________。
(3)某废液中含Zn2离子,为提取Zn2离子可以控制溶液中pH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往ZnCl2溶液中加入硝酸铅或醋酸铅溶液可以制得PbCl2白色晶体;25℃时,PbCl2固体在盐酸中的溶解度如下:

c(HCl)/( mol·L1)
0.50
1.00
2.04
2.90
4.02
5.16
5.78
c(PbCl2)/( mol·L1)×103
5.10
4.91
5.21
5.90
7.48
10.81
14.01


根据上表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大,PbCl2固体的溶解度先变小后又变大
B.PbCl2固体在0.50 mol·L-1盐酸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C.PbCl2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一种难电离的阴离子(如配合离子)
D.PbCl2固体可溶于饱和食盐水

(1)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的氧化剂,使Fe2被氧化为Fe3,下列物质可采用的是________。
A.KMnO4  B.H2O2  C.氯水  D.HNO3
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至溶液pH=4,使Fe3转化为Fe(OH)3,可以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SO4的目的,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
A.NaOHB.KOHC.CuO D.Cu(OH)2
(2)甲同学怀疑调整至溶液pH=4不一定能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2的目的。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计算确定,他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数据,常温下Fe(OH)3的溶度积Ksp=8.0×10-38,Cu(OH)2的溶度积Ksp=3.0×10-20,通常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时就认为沉淀完全,设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3.0 mol·L-1,则Cu(OH)2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Fe3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通过计算确定上述方案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已知25°C时:

电解质
Mg(OH)2
Cu(OH)2
Fe(OH)2
Fe(OH)3
溶度积
1.8×10-11
2.2×10-20
8.0×10-16
4.0×10-38
完全沉淀时的pH
9.7
5.0
5.5
4.0


在物质的提纯中,常利用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原理除去某些离子。例如:
①为了除去氯化铵晶体中的氯化铁杂质,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一定量的试剂a进行反应,过滤结晶即可;
②为了除去氯化镁晶体中的氯化铁杂质,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镁充分反应,过滤结晶即可;
③为了除去硫酸铜晶体中的硫酸亚铁杂质,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将亚铁离子氧化,然后加入试剂b调节溶液的pH=4,过滤结晶即可。
(1)上述三种除杂方案都将Fe2、Fe3转化为________(填化学式)而除去。
(2)试剂a为________。
(3)写出②中除杂所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下列与方案③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H2O2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入杂质,不产生污染
B.将亚铁离子氧化的主要原因是Fe(OH)2沉淀比Fe(OH)3沉淀较难过滤
C.调节溶液pH=4的试剂b是氢氧化铜或氧化铜
D.在pH大于4的溶液中Fe3已完全不存在

Ⅰ.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一元酸)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混合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HA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
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
混合后溶液的pH

0.1
0.1
pH=a

0.12
0.1
pH=7

0.2
0.1
pH>7

0.1
0.1
pH=10


(1)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判断HA是强酸还是弱酸?________。
(2)乙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A)和c(Na)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c(Na)-c(A)=________mol·L-1
Ⅱ.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B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H+HB、HBH+B2
回答下列问题:
(5)在0.1 mol·L-1的Na2B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________。
A.c(B2)+c(HB)=0.1 mol·L-1
B.c(B2)+c(HB)+c(H2B)=0.1 mol·L-1
C.c(OH)=c(H)+c(HB)
D.c(Na)+c(OH)=c(H)+c(HB)

(1)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c(Na)________c(CH3COO)(填“>”、“=”或“<”)。
(2)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c(Na)________c(CH3COO)(填“>”、“=”或“<”)。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CH3COO和Na浓度相等,则混合后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醋酸体积________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