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有“中华帝国古今工艺的总汇”之称。初刊于1637年,传到国外被译出日、英、法等多种外国文字,经济社会发生很大积极变化。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弃置案头,而到乾嘉年间则被禁毁,以致湮没失传近300年,直到20世纪才从日本寻回,中国由科技领先而变为落后。回答下面试题。
3.《天工开物》在我国和别国的不同命运,说明

A.文化无处不在 B.不同文化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C.不同国家文化完全不同 D.文化呈现出各具特有的色彩

4.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弃置案头,以致湮没失传近300年。这说明

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B.不同文化对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不同影响
C.人的文化素养是对生活的体验 D.落后的思想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只有命令自然才能服从自然 B.按规律办事则事倍功半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 D.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变成自然奴隶

培根说:"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段话的含义是()

A.人们获得认识是为了判断是非 B.必须将书本知识和具体实践结合
C.学习书本知识不如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法国哲学家康德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这一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承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唯心主义观点,把人们发展规律等同于制造规律
C.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规律是由上帝创造的 D.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黑格尔说:"在纯粹的光明中,就象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这反映了()的观点。

A.发展变化 B.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点 C.对立统一 D.物质离不开运动

亚里士多德说:"在任何状态中或在某一状态中的一只手不能算是人的一部分;只有那只活着的能工作的手,才算是人的一部分,假如是只死手就不算是人的一部分了"。他是用()的观点看问题。

A.片面 B.形而上学 C.孤立 D.联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