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地之国”荷兰以围海造地知名,眼下却开始考虑部分土地“退耕还海”,这主要是挽救不断恶化的生态系统。这一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
A.改造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
C.只有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规律办事 |
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写道:“遥看瀑布挂前川”,后人评述此句中意境全在“挂”字之上,是因为此字体现了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这首古诗所蕴涵的哲理主要是
A.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 |
B.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
C.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
D.规律具有客观性 |
有一位美国高官说:“当今世界,没有美国想办而办不到的事情。”为了证明“美国人领导世界”的才能,他们摧毁了支持恐怖组织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把“不听话”的萨达姆政权推翻,主导了中东“和平”进程,干涉朝鲜和伊朗核问题,现在又现身北非,支持国内的反对派,制造内乱……我们似乎可以从中得出“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和目的决定的”结论。这种观点
A.是不可知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
B.否定了社会的客观性 |
C.肯定了社会存在和发展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 |
D.是一种唯心主义自然观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
C.所有有形的物体 |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
《荀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这启示我们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③自然界中的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