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时)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晋书·惠帝本纪》),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下列哪种制度造成的
A.皇位世袭制 | B.嫡长子继承制 |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D.郡县制 |
通过下列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
时间(年) |
1949~1952 |
1953~1957 |
1958~1962 |
1963~1965 |
1968 |
1974 |
1978~1986 |
工业(%) |
36 |
19.2 |
3.8 |
7.9 |
-5 |
0.3 |
134.3 |
农业(%) |
14 |
4.5 |
-4.3 |
11.1 |
-2.5 |
67.2 |
A.新中国一直“重工轻农”B.“一五”期间经济形势不如建国初
C.“左”倾错误政策对经济冲击较大 D.改革开放初期数据严重失真
请找出下面四首歌谣中,所表现的时代与其他三者不同的一个( )
A.一阵锄声卷入云,惊动天上太白星;拨开云头往下看,梯田修上南天门 |
B.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 |
C.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 |
D.农业科技威力大,脱贫致富好办法;就凭书上一句话,牛马它把双驹下 |
下列关于建国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 |
B.曾将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
C.1953—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公私合营 |
D.建立了生产合作社 |
1982年3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声明:“我们注意到了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从这个声明中,你能得到的关于中苏关系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信息是( )
A.中国的外交政策将进行重大的方向调整 |
B.对抗了多年的中苏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 |
C.中国的外交重点由意识形态的争论转向国家利益考虑 |
D.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国坚决拒绝苏联对中国的攻击 |
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 | B.吴道子 | C.张择端 | D.郑板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