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某校高三一班学生对理学的理解,学生甲认为:“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学生乙认为:“理学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以下言论符合学生乙观点的是
A.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 |
B.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D.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说:“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这里所说的“内部力量”指的是
A.政治制度 | B.经济实力 |
C.科技力量 | D.文化创新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是
在山海关孟姜女庙的庙门旁,有一幅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下列能解释这一楹联反映的自然现象的理论是
A.“天人感应”的理论 | B.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钱乘旦在《1500年,现代化起步》中说,在近代世界的起点上,人们看到欧洲正在出现巨大的社会变动,看到欧洲已经发生大规模的文化运动,……这些都标志着世界正进入一个大动荡的时期,而动荡的发轫处就在欧洲。这些运动最早开始于
A.智者运动 | B.文艺复兴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数次修订历史教育目标,其中一次的内容有这样的表述“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这一次的历史教育目标颁布于
A.1905年 | B.1912年 | C.1936年 | D.195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