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
职业 |
自耕农和地主 |
佃农 |
工场主 |
商人 |
占人口比例 |
24% |
36% |
30% |
10% |
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A.汉代江南地区 | B.唐代关中地区 |
C.宋代太湖地区 | D.明代苏杭地区 |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著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首打油诗应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 B.洋务运动时期 |
C.戊戌变法时期 | D.辛亥革命时期 |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中发展最快的是( )
A.纺织业 | B.交通运输业 |
C.冶金业 | D.机器制造业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指(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B.19世纪九十年代 |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D.抗日战争期间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 )
A.鸦片战争期间 | B.洋务运动期间 |
C.甲午战争期间 | D.辛亥革命期间 |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班的西北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遭受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
A.官僚资本 | B.外国资本 |
C.封建官府 | D.地主阶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