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1日,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卫星碰撞事件,碰撞点比相对地球静止的国际空间站高434km.则( )
A.在碰撞点高度运行的卫星的周期比国际空间站的周期大 |
B.在碰撞点高度运行的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国际空间站的向心加速度小 |
C.在与空间站相同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一旦加速,将有可能与空间站相撞 |
D.若发射一颗在碰撞点高度处运行的卫星,发射速度至少为11.2km/s |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图中ΔOAP和ΔOBP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且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则()
A.若s0=s1+s2,两车相遇一次 | B.若s0<s1,两车相遇2次 |
C.若s2=s1,两车相遇1次 | D.若s0=s2,两车相遇1次 |
如图所示是一列向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图,此时质点B恰好运动到波峰,质点C恰好通过平衡位置。若该波的周期为4.0s,则对质点B和
|
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不相同 |
B.它们在开始振动的第一秒内加速度方向均一定沿y轴正方向 |
C.在开始振动后的任何连续的2s内,合外力对它们做的功都为零 |
D.它们振动过程中的任意1s内通过路程均为2.0cm |
如图一列绳波,当手抖动的频率增加时,它的传播速度及其波长()
A.速度不变,波长减小 |
B.速度不变,波长增大 |
C.速度减小,波长变大 |
D.速度增大,波长不变 |
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量很小)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E表示两极板间的场强,U表示电容器的电压,ε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保持正极板不动,将负极板适当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则()
A. U变小,E不变; | B. E变大,ε变大; |
C. U变大,ε变大; | D. U不变, ε变小; |
如图6所示,A、B、C、D是匀强电场中一个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cm的圆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A=15v,UB=3v,UC=-3V 由此可得A、D连线中点的电势为:
A. 3v B. 6v
C. 9v D. 1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