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右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9~11题。

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55°N B.65°N C.75°N D.85°N

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区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要素变化(图甲)”和“气候变化对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以下省级行政区中的

A.晋 B.贵 C.甘 D.吉

关于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总产量下降
B.农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C.春小麦分布的海拔降低,种植范围缩小
D.玉米种植的海拔升高,种植范围扩大

读某地区“沿46°N的地形剖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上图所示区域中,最适合资源型钢铁工业布局的是

A.② B.③ C.④ D.⑤

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⑥处相比,①处大陆架狭窄且多地震
B.②处为受西风影响显著地河谷
C.③牧牛业发达,⑥处附近有著名大渔场
D.④、⑤地区乳畜业发达

锋面形成或加强的过程叫锋生,锋面消失或减弱的过程叫锋消。单位距离的气温差叫气温梯度。下图中T1、T2、T3为等温线,t1、t2、t3为气流辐合、辐散过程中的三个时刻。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气温梯度为t1>t2>t3 B.图中沿虚线方向表示锋生
C.水平气温梯度变大标志锋生 D.图中沿实线方向表示气流辐散过程

锋生地带是冷暖气流运行方便的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锋生现象明显。下列地区中属于我国主要的锋生地带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

读某岛屿在东西方向上沿18ºS纬线所做的的地形、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古老基底地区的地质作用过程可能是

A.变质作用——侵入作用——外力侵蚀——喷出作用
B.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喷出作用——变质作用
C.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岩浆喷出——侵入作用
D.沉积作用——变质作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岛形成年代晚于喜马拉雅山脉
B.该岛为海岭露出海面形成
C.基底岩层年龄向西依次渐轻
D.岛屿西部地区受沉积作用影响大

一般情况下,不考虑地形和天气等因素,P地比Q地(0º,85ºE)总是先看到日出,△T表示某日P、Q两地之间日出的时间差。下图表示△T的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b、c、d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的是

A.a B.b C.c D.d

P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20ºN,70ºE B.20ºS,40ºE C.30ºN,115ºE D.30ºS,55ºE

与Q地相比,a日P地

A.日落早3小时 B.日落早1小时
C.日落晚3小时 D.日落晚1小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