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8日至4月1日,在无锡和台北这两个城市共同举办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坛在无锡市开幕,在台北市闭幕。这是首次以民间形式跨两岸共同举办大型国际性宗教论坛,论坛主题是“和谐世界,众缘和合”。这说明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人权 |
B.保护和鼓励人们信仰宗教是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内容 |
C.三大语系的佛教人群最终走向同一教派 |
D.允许境外组织和个人在我国从事各类宗教活动 |
唐朝诗人李商隐有首诗是这样的:“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水。”这首诗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
D.想用长绳系太阳,用麻姑买沧海是根本办不到的 |
西红柿曾被视为有毒之果,并被取名为"狼桃"。直到18世纪末,法国的一名画家在冒险品尝"狼桃"之后,才揭开了西红柿的食用之谜。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D.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是说()
A.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静止的 |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
C.规律具有主观性 | D.一是具有能动性 |
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分别是()
A.客观实在性客观存在性 | B.客观实在性运动 |
C.发展客观实在性 | D.客观实在性联系 |
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
B.学了哲学,就会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C.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
D.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构成了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