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形图下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2)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形分成3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试简要说明土地利用方案。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约℃;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和℃。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

(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1).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山仑脉”的是____;图中A、B、C三大江河分别是指黄河、长江和______.
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3).世博会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三江源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分别写出A河流和B河流流经的一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
A河:_____;B河:_____.
4).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
问题:
原因:
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比较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读图表回答问题。


(1)填表比较苏州和徐州农业生产区位条件

(2)读图比较1990年至2006年苏州和徐州耕地面积总体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3)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比较两地“GDP”和“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1)——(5)题。

资料一: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

资料二: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构成资料三: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矿产资源、等。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读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力现状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黄土高原地区粮食高产区分布的特点。
(2)在陕北发展中为了实现人地和谐,简答以下方面的措施。
人口方面
农业上
资源与生态上
(3)该地区被称为塞外江南的地区是宁夏平原和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