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晚课课间休息时,我校高一几位同学仰望星空,观察到一些天体。下列对他们当时看到的天体描述最贴切的是,他们看到了
A.星光闪烁的恒星 | B.一闪即逝的行星 |
C.拖着长尾的星云 | D.轮廓模糊的太阳 |
读经纬网图,PQ表示晨线,回答8~10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乙的东南方,丙在乙的西南方 |
B.甲的地理坐标是(10°N,180°) |
C.PQ线长度约为20000千米 |
D.甲在热带、乙在温带、丙在寒带 |
图中各点
A.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从大到小依次是:甲、乙、丙 |
B.气温年较差从大到小依次是:乙、丙、甲 |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从大到小依次是:甲、乙、丙 |
D.图示这天太阳高度变化从大到小依次是:甲、丙、乙 |
甲、乙、丙三点要全部进入新的一天,至少要过
A.14小时 | B.18小时 |
C.20小时 | D.24小时 |
下图为“某校旗杆正午影端位置一年内变动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该校所处的纬度为
A.66.5°N | B.23.5°N |
C.23.5°S | D.66.5°S |
旗杆影端位于 ② 位置时的日期可能为
A.3 月 21 日 | B.6 月 22 日 |
C.9 月 23 日 | D.12 月 22 日 |
旗杆影端位置由 ② 变为 ③ 的过程中
A.地球公转线速度逐渐加快![]() |
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
D.南极圈内极昼范围不断扩大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3~4题。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 | B.荡秋千,踏青插柳 |
C.放鞭炮,守岁迎春 | D.望双星,鹊桥相会 |
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
2010年初海地和智利先后发生地震。下表为两次地震的统计数据。
读上表,回答1~2题。两国发生地震时,下列信息相同的是
A.所处的季节 | B.地球公转的速度 |
C.昼夜长短情况 | D.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
中国国际救援队于1月13日晚8时30分,乘专机从北京出发,途经温哥华飞赴海地,经过10个小时的飞行抵达温哥华机场(49°14′N,123°05′W),此时正值当地
A.清晨 | B.午后 | C.傍晚 | D.深夜 |
右图为某区域同等规模商业网点分布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
B.商业网点的服务范围与人口密度呈负相关 |
C.经济发展水平西北部高于东南部 |
D.环境人口容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