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A.核裂变反应 | B.核聚变反应 | C.可燃性气体燃烧 | D.色球爆炸 |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区时)2006年10月25日20:52,美国宇航局在肯尼迪航天中心(28°28´N,80°32´W)发射了两颗用来观测太阳活动的探日卫星,它们将显著提升人类“太空天气预报”的准确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www.k@s@5@u.com
卫星发射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
A.10月24日8:52 | B.10月25日7:52 |
C.10月26日9:52 | D.10月27日8:52 |
不同太阳活动类型与图2中太阳大气结构部位对应正确的是
A.耀斑——a | B.耀斑——c | C.黑子——b | D.黑子——a |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影响中,叙述错误的是
A.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22年的周期有关 |
B.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
C.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引起电离层扰动,干扰短波通讯 |
D.高能粒子流会破坏卫星和飞船上的设备,并伤害宇航员的身体 |
读下面“火星、木星、天王星数据比较表(以地球数据为1)”,回答下列各题。
质量 |
体积 |
公转周期 |
自转周期 |
|
火星 |
0.11 |
0.15 |
1.9 |
1 |
木星 |
317.94 |
1316.00 |
11.8 |
0.4 |
天王星 |
14.63 |
65.20 |
84.0 |
0.7 |
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四行星中密度最大的是
A.地球 | B.火星 | C.木星 | D.天王星 |
火星与地球最相似的是
A.质量 | B.体积 | C.自转周期 | D.公转周期 |
下列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条件,表中三行星同样具备的是
A.平均温度约为15℃ | B.以氮、氧为主的大气 |
C.原始大洋的形成 | D.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通过现代的各种观测手段,人们认识到宇宙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的。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用肉眼或借助望远镜观察下列天体,现象正确的是
A.星光闪烁的是行星 | B.一闪即逝的是彗星 |
C.自身发光发热的是流星 | D.轮廓模糊的是星云 |
关于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属于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
B.天体系统是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的 |
C.银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 |
D.按从属关系划分,地月系是星系的一部分 |
2008年2月7日上午我国西北某军用机场,三架轰炸机相继升空,先后5次进入内蒙古段黄河冰凌区实施轰炸,24枚炸弹全部准确命中目标,炸轰任务圆满完成,黄河凌汛灾情监测中主要用到的技术是()
A.GIS | B.GRS | C.GPS | D.RS |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 B.人口分布 | C.城市分布 | D.交通线路 |
“西气东输”管道经过煤炭丰富的陕晋,其主要目的是( )
A.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 | B.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 |
C.该地区煤气产量大,气源多 | |
D.改善该地区城市大气质量 |
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积极地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
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
C.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矛盾 |
D.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沿管线各自然带大致呈垂直地带性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