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表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情况 (单位:百万美元)
| 年代 |
进口总值 |
出口总值 |
| 1942 |
161.7 |
21.5 |
| 1943 |
169.2 |
8.2 |
| 1944 |
222.9 |
49,8 |
| 1945 |
719.1 |
224.2 |
| 1946 |
650.9 |
187.7 |
| 1947 |
441.2 |
227.8 |
| A.1942—1947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
| B.1942—1945年中国外贸受抗日战争的影响 |
| C.1945—1947年中国进口商品主要来自美国 |
| D.1942—1947年中国外贸一直处于贸易顺差 |
“百度百科”对某国政体的解释有下面一段文字:“在开国者的设计下,总统与国会很自然地对内政外交进行了分工,在外交事务方面,总统的权力比国会大,但在一项国内政策上,总统的权力就小了许多。在大多数时间里,双方都保持着心照不宣的默契和权力平衡,任何打破平衡的一方都将受到另一方的坚决抵抗。 ”这种政体设计体现了
|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施政原则 |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施政原则 |
| C.美利坚合众国的施政原则 | D.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施政原则 |
“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是列宁对十月革命的总结,材料中的“办法”是
| A.落实新经济政策 | B.面对矛盾的激化,进行全面的改革 |
| 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 D.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右图是建国后某一时期的中学语文课本封面,这一时期
| A.国家重视中等教育 |
| B.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形成 |
| C.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
| D.教育执行“三个面向”思想 |
近代某思想家说:“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其思想主旨是
| A.动员工农群众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条件 |
| B.民主政治的根本条件是让人民当家做主 |
| C.民众思想解放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条件 |
| D.推翻反动政府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条件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分析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以下是中国近代史中诸派的救国思想,其中能印证张鸣教授观点的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B.“师夷长技以制夷” |
| C.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 D.设议会、开国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