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整个过程中,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
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
C.整个过程中,C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
D.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 |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判断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如图所示的平面示意图中,①、②两条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则沿③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α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为虚线中的()
A.轨迹a | B.轨迹b | C.轨迹c | D.轨迹d |
如图所示是光电管使用的原理图,当频率为v0的可见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将滑动触头P移到A端时,电流表中一定没有电流通过![]() |
B.若用红外线照射阴极K时,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 |
C.若用紫外线照射阴极K时,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 |
D.若将电源的的正负两极位置交换,电流表中一定没有电流 |
右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六种光子中有两种属于巴耳末系 |
B.六种光子中波长最长的是直接跃迁到基态产生的 |
C.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
D.使处于n=4的氢离子电离至少要0.85eV的能量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衍射现象的发现为物质波理论提供了实验支持 |
B.已知氡的半衰期是3.8天,若有8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两个氡原子核了 |
C.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线状谱,不同原子的发光频率不一样,因此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人们可以通过光谱分析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 |
D.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在微观物理学中可以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 |
如右图一个半圆形的玻璃砖放在真空中,入射光AO正对玻璃砖圆心方向入射,OB、OC分别为反射光和折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入射光为红蓝复色光,则OC光线也是红蓝复色光
B.若入射光为白光,则在反射和折射时都会发生色散现象
C.若入射光为白光,且已经在半圆形玻璃砖的上表面发生了全反射现象,然后逐渐减小入射角到一定程度,红光首先射出
D.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一定等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