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片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制成临时装片,滴加有适量红墨水的0.3g/mL蔗糖溶液,用低倍镜观察装片中的苔藓的细胞,如右图所示状态。①、②处的颜色分别是
A.绿色、红色 | B.绿色、无色 |
C.红色、无色 | D.红色、红色 |
某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 h测定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前24 h植物没有制造有机物 |
B.48 h时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增加 |
C.图中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的时间点有4个 |
D.36h时比12h时光合作用强度强 |
下图是植物在CO2浓度、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I图表示光合速率与CO2浓度有关,CO2的浓度直接影响暗反应中C3化合物的浓度 |
B.Ⅱ图表示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有关,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反应速率 |
C.由图Ⅲ可知,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 |
D.在图Ⅳ条件下的曲线结果说明,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 |
以下关于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时未加碳酸钙将会使蓝绿色的色素带变窄 |
B.由于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分离色素得到四条色素带 |
C.溶解度最大的色素带距离滤液细线最近 |
D.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是叶绿素b |
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A.细菌对不同光的反应不一,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 |
B.好氧性细菌大量消耗O2,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 |
C.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 |
D.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 |
用含18O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CO2 | B.葡萄糖→丙酮酸→水 |
C.葡萄糖→氧→水 | D.葡萄糖→丙酮酸→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