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请分析诗中“无边”“不尽”两个词语的妙处。
结合诗歌内容,写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中“悲”的三层含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作(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除夕之夜,诗人不写大红灯笼而写“寒灯”,这一意象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沈德潜评论第三句话“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 。为什么说“愈有意味”?请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醉歌(其九)
汪元量
南苑西宫棘露牙,万年枝①上乱啼鸦。
北人②环立阑干曲,手指红梅作杏花。
注:①汪元量:南宋诗人。②万年枝:冬青树。③北人:这里指元朝士兵。
前两句诗描写了一种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在第四句集中写一个细节,有何深意?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释: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形象?这一形象具有什么特点?
(2)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回答后面各题。(共8分)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周德清1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2。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1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2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