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卤素互化物BrF3(液态)电导时,发现20℃时导电性很强,说明该化合物在液态时发生了电离,存在阴、阳离子。其它众多实验证实,存在一系列有明显离子化合物倾向的盐类,如:KBrF4、(BrF2)2SnF6等。由此推断液态BrF3电离时的阴、阳离子的组成最合理的是
| A.Br3+和F— | B.BrF2+和BrF4— | C.BrF2—和F— | D.BrF52—和BrF2+ |
下面是两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

兴奋剂X兴奋剂Y
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 X与足量的NaOH溶液在常温常压下反应,最多消耗3mol NaOH |
| B.1mol X与足量的氢气反应,最多消耗2mol H2 |
| C.Y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 |
| D.Y遇到FeCl3溶液时显紫色,但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气体品红溶液褪色 结论:原气体一定是SO2 ![]() ![]() |
| B.气体A气体B白色沉淀 结论:原气体一定是烃 ![]() |
| C.某溶液冒白雾白烟 结论:原溶液一定是 浓盐酸![]() |
D.某溶液 血红色 |
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将氯水分别滴入下列各选项所述的溶液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
氯水滴入下列溶液中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A |
滴有KSCN的FeCl2溶液 |
变红 |
Cl2具有还原性 |
| B |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
褪色 |
Cl2具有酸性 |
| C |
紫色石蕊溶液 |
先变红后褪色 |
Cl2具有漂白性 |
| D |
KI淀粉溶液 |
变蓝色 |
Cl2具有氧化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外层有4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
| B.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44 |
| C.COCl2分子和CCl4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
| D.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 B.由电子定向移动而导电的物质是金属晶体 |
C.有键能很 大的共价键存在的物质熔沸点一定很高 |
| D.在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